编者按:2017年8月,中共中央党校编辑出版发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和充溢真理光辉的精神宝藏。学习这本书,可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众口述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历史时空共振共鸣,震撼心灵洗礼精神,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照亮着莘莘学子把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近日,该书在我校广大青年中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结合自己在基层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和生活,表达了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他们表示,同人民一起奋斗是亮丽青春的厚重底色。研究生支教团所有成员要学习总书记“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锻造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培塑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砥砺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磨砺成长。“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构建起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用坚守和担当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岁月。
泰来镇街胜小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迎接、宣传党的十九大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重要指示,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了“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支教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团结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学习习总书记的优秀品质,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服务地泰来县泰来镇街胜小学主题活动
在专题讲座上,哈理工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张中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十八大以来党的重要方针政策,并结合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梦”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勤奋读书。同时,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主要内容,张中石向学生们讲述了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路上的事迹,号召学生学习习总书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最后,学生们把自己的认识和想法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了出来,无论是对习爷爷的诉说,还是对伟大祖国的祝福,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和美好的期望融入一张张手抄报作品,用画笔表达着自己为祖国奋斗的决心。
泰来镇街胜小学学生的手抄报作品
哈理工研支团专题座谈会
座谈会上,研支团党支部书记马涛传达了上级关于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活动的文件精神,指出要充分认识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作为青年党员和研支团的一份子,本身的经历就与习近平的知青岁月相融合,更是要把精神学习透彻。
通过PPT介绍和观看视频等形式的学习,党支部成员们了解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主要内容,增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感情认同,提高了忠诚、拥戴和维护核心的自觉性,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更加浓郁热烈的思想舆论氛围。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专题座谈会
研究生支教团心得体会暨十九大青春寄语
(一)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
马涛:
七年知青催吾奋,一颗红心照我行
七年的下乡经历,习总书记从北京到梁河,从高楼屹立到黄土高原,过“四关”,吃酸菜,俯身融入到基层,扎根奉献。用他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为我们青年学生党员树立了一个个青春的答案。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党员,同时又是一名中国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一员,“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知识和希望带到边远山区去,将责任和关爱送到孩子们“贫瘠的心灵”深处去,用青年的肩膀扛起青春的担当,用“六有大学生”标准和《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精神来锤炼党性修养,立足于本,踏实作为,用崭新的理工学子风采喜迎十九大的召开。
崔憧遥:
艰苦奋斗七年行,吾辈楷模深我心
翻读这部书,在回望历史中,深切感受了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艰辛与不易,以直观生动的事实,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地位是建立在多么坚实、多么深厚的根基之上。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励志教材,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同时指明了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理想、坚定信念的关键环节和实现路径,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为支教团的一员,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培养坚定执着的信仰追求,把矢志艰苦奋斗作为价值追求,把锤炼高尚品德作为人生底色,培养以身许国的浩然正气。
高丽平:
敢想敢做敢担当,传承知青好精神
通过对《习近平的知青岁月》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习总书记当年在陕北基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经历。即时当时环境艰苦,且面临重重压力,习总书记依旧没有沉溺于困难,而是在逆境中不断提升充实自己,使这一段经历成为他日后个人成长的宝贵财富。作为祖国的青年一代,我们应该以习总书记为楷模,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与实践、敢于吃苦、勇于奉献、脚踏实地,珍惜每一切锻炼的机会,把每一个困难当做自己人生的历练,用自己的力量踏出一片广阔的未来,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小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中!
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二)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
周凯:
集青年之力,担奋进之责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了习总书记扎根农村,体味农民,在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坚韧成长、艰苦历练的奋斗历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党和国家奋发前进的生力军,应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像习总书记一样做精神饱满、身强体健的新时代“四有青年”。
青年学生干部,首先要讲正气,做立场坚定的人,勇于与不正之风做斗争,更要接地气,脚踏实地做同学和身边广大群众的暖心人。青年学生干部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只有俯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实和创新基层工作,才能切身感受到周围同学,广大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才能很好的规划和建设基层工作。同时,青年学生干部更应该有朝气,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不断激发自身创新意识,敢闯新路,保持青年人昂扬向上的朝气和锐气。
刘欢:
一年支教行,一生志愿情。
作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能像总书记一样,拥有一段知青岁月,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倍感荣幸,这样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磨砺意志的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勇往直前的信念,学习总书记“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将一年支教服务所收获的知识、能力、情怀继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坚信人比山高,脚比路长,愿为祖国西部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陆翔:
用青春火焰燃理想之灯,以艰苦奋斗铸希望之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以领袖人物的具体成长阶段为切入,以领袖人物的内在成长规律为主线,两者经纬相织,全面、生动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基因传承中、艰难困境磨砺中、丰富革命实践中的过程。并且结合实际制定落实贯彻措施,要早学早受益、深学深受益。
学习这本书,就是要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追寻真理、脚踏大地、植根人民的成长历程,认真践行书中所展示的青年习近平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我一年的支教工作远远比不上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付出,但有总书记为我们开拓道路,迎难而上,我的志愿服务生涯还远没有结束,读过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事迹,我深知作为青年志愿者自身需要承担的义务,志愿服务工作远远没有结束,即将是新的开始!
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三)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
毕轩:
不忘初心,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前行,铸就时代之魂
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脚踏实地、立足于人民、扎根在基层的历练,他敢于吃苦、勇挑重担、砥砺奋进、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思想和人格上的榜样,指明了广大青年应树立的正确理想和坚定信念,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名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我们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楷模,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回首一年的支教生涯,扎根基层,将知识和关爱带到贫瘠的土地,为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正是立足时代精神,践行伟大中国梦的最好体现,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将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正确指导,铭记志愿服务精神,将感悟融入实践,不负时代要求,不负“理工精神”,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雷露:
总有一段岁月留在心间,总有一段故事记忆深刻,它为我们的理想之路增光添彩,也教会我们敢于担当、有所追求,为梦想奋斗不止。
习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期间,同乡亲们一起劳动、生活,和乡亲们成了一家人。这让我回忆起过去一年我在黑龙江省泰来县街基乡东明村东明小学支教的一年。我们不仅需要教书育人,也要把先进的思想带给村民,同时尽自己的力量与村支部配合,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这一年,我们收获了友情、亲情、与乡情。习总书记从知青岁月出发,从国情出发,从国之根本出发,始终走群众路线来治理国家。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认真贯彻习总书记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实事求是,为自己的理想拼尽全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刘泽民:
让艰苦环境塑造自我,奋勇过“四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他刚插队时的迷茫和转变,作为哈理工研支团成员的我们,也是深有感触。一年的支教生活既平实简单,又意义非凡,这里的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支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既打开了孩子们知识殿堂,也为我重新诠释青春的含义,让我们的精神实现了升华,让我们通过历练勇渡“思想关”。用无悔的青春在山间土地间挥洒收获的汗水,面对未来,报之以热忱,报之以热心,报之以热血。
王凡予:
一年支教路,寄我一生情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时候,总会想起我在泰来县同乐村小学支教的岁月。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我贪黑起早、雨雪无阻、乐此不彼、信心满满,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支教磨练了我的意志,重塑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能成为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员是我今生最大的幸事,支教的经历是我锻炼成长的最大财富,将使我一生受益。
十九大即将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践行者、实践者,我会将习主席的教导入脑、入心,贯彻“四个全面”,树立“四个意识”,勤奋学习,做合格党员,把我的青春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之中。
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四)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
张中石:
我愿用我的青春为泰来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用汗水与付出为孩子们更好的明天做出贡献。
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不畏艰险、努力拼搏、心系百姓、为民办事的美丽画卷,为我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在成长和奋斗过程中坚持勤奋好学,提升自己;坚持艰苦奋斗,磨砺自己;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同时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工作,要继续扎根最基层一线,我会在泰来这片热土里继续摸爬滚打,服务基层,增长本领,愿为学生,为学校,为群众做实事。
张琳峰:
用青春和热血去书写我的中国梦,用责任和信心去助力我们的中国梦!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中提到:青年的经历及其由此锻造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乃第一要因。当我作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踏上泰来县这片土地之时,我便感到或许来到了人生的一个转折。一个多月的支教生活让我感觉到我国基层教育对于人才的强烈需求,而且教育事业是我们民族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走上讲台传授知识,更是想我的学生们能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份力量。看到接受教育的孩子们的纯真笑脸,不禁联想到习总书记在十五岁插队下乡之时所怀揣的伟大情怀和抱负,放弃留京的机会远赴陕北,是怎样的家国情怀驱动了他。作为新的时代下的知识青年,更应该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刘梦雪:
奉献为德、公益为爱、青春要服务于自己的道德和爱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了我青春答案,为我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我认为,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在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上从严从实,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不断地磨炼党性修养,固根守魂,才能脚踏实地把成长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把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周博洋:
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就像是我人生航路上的一座灯塔,顿时让我看清了前进的方向:青年时期的经历及其因此锻造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最为关键的。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作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这一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我不但对书中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产生了强烈共鸣,并时刻不忘总书记对我们大学生勉励和要求:“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在我心里,那小小的支教梦与总书记伟大的中国梦交相辉映,给我力量与希望,让我能更加坚定的为建设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断奋斗!
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五)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
姜雪晴:
生命不息,奋发向前;时不我与,奋斗不止!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了我青春的答案,为我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我知道,理想信念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我会将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 “ 四个意识”,提升“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把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李金库:
传递梦想,守望未来
“读书是无处不可的,于山中可读书,得其空灵;于海上可读书,得其辽阔;于花荫下可读书,得其馨香;于月夜可读书,得其静谧。”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深深为习主席青年时期的学习的精神所敬服。
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生活和劳动的场景让我既感情切,又觉真实。作为一名即将赶赴支教服务地的大学生,我深受鼓舞,我们在享受前人创造的成果,更应该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传承经验,经受磨炼,让青春的生命不断升华。
吴迪:
传递梦想,打开希望之窗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出行”,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的艰苦岁月中仍心怀大志,不忘努力学习。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深地为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所敬服。
苦在当下,励志发奋,从点滴实践寻求真理。习近平总书记用身体力行告诉广大有志青年“向雷锋同志学习服务奉献精神”要从基层做起,要从群众出发。读此书,愈发青年之声,践青年之使命,励精图治,探寻真理。
吴静谊:
传承爱心之力,助力中国明天
作为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对即将到来的未知的一年充满期待和向往,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明白无论一个人深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你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的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无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才。习大大青年时的知青岁月,与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不谋而合,特别是他拼搏奋斗的经历,知青生活对他性格的磨练,对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慢慢经历,慢慢体会的。我们期待着。
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习近平曾对青年学生们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习近平始终关注青年梦想,对当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而作为哈理工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党员,我们必将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校正人生的坐标原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