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组织参加2025年黑龙江省高校学生“黑土青松—青年实干家计划”的通知

作者: 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共青团在线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204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我省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大使命和重点工作,以共青团实践育人新范式加速校地青年人才生态链建设和联动平台搭建,吸引省内外高校学子牢记领袖嘱托、投身基层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坚韧如松扎根龙江,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实干家,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挺膺担当,现将黑龙江省高校学生“黑土青松一青年实干家计划”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工委、团省委

协办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北大荒集团、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全国农林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全国能源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

二、范围和条件

(一)范围

省内高校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省外高校有志于到龙江实践奉献的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龙江籍优先),特别优秀的放宽至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二)条件

1.信念坚定、品学兼优、乐于奉献。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能够深刻领悟黑龙江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的重要意义;

2.对黑龙江省情社情有一定了解,志愿为黑龙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3.拥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4.博士研究生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优先;

5.各级“青马工程”学员、有团学工作经历的优先。

三、岗位和职责

(一)岗位

选派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到市(县)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实践锻炼,同时兼任岗位所在地团县(市、区)委团建指导员。龙江籍学生原则上按照户籍所在地(家庭居住地)分派岗位。

(二)职责

1.在深入观察和调研基础上,提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微建议”“金点子”,形成1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政报告。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

2.服从服务地党委的工作安排,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用好学校资源,积极谋划校地合作项目,推动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立足服务单位实际和团员青年特点,结合个人入党、入团经历和成长收获,通过策划主题团日、讲授主题团课、开展主题宣讲等形式,丰富思政课程教学方式和载体;

4.积极协助所在团组织书记开展工作,参与青年工作重大事项,联系指导部分区域或领域的青年工作,参与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完成所在团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开展1次青年思想动态调研;

5.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工作事项。

四、任职周期

项目聘期一般不少于1年,聘期内高校学生采取“假期(课余时间)线下为主”和“平时线上为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线下在岗服务时长每年原则上不少于60天。

五、推选程序

(一)人员选拔

校团委重点做好项目宣传推介、组织发动、学生需求调研和报名审核等工作,做到严格把关、精准选派,经导师推荐、学院党委和校团委审核,向主办单位差额推荐优秀研究生。起步阶段可以依托已有校地结对机制,包括高校定点帮扶、东西协作、硕博生培养站点、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实习实践基地共建、产学研基地共建等,组织化选派高校学生到结对地方开展工作,鼓励高校和行业、市(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省政府驻京团工委等支持单位建立“小青松”驿站,充分发挥联系高校的桥头堡优势,广泛宣传发动省外高校龙江籍学生参与到“青年实干家计划”中来。

(二)人员推荐

主办单位统一考察,向团市(地)委推荐团建指导员人选。团市(地)委按照学生研究方向与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学生生源地、人岗相适度、双方接受等原则统筹考虑将学生分配至团县(市、区)委。

(三)岗位征集

团市(地)委发挥枢纽作用,面向市(县)域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单位征集岗位。省直机关工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北大荒集团等单位积极发动下级部门、所属科研院所、农场等基层单位配合团县(市、区)委提供实践岗位。

(四)聘用培训

由团市(地)委按规定为选派人员颁发聘书,围绕基本政治要求、省情市情、团务知识、岗位职责、工作技能、纪律要求、安全教育、礼仪礼节等方面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到服务地报到。

(五)考核认证

聘期结束前,高校学生须向团组织提交履职报告和实践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报告、咨政报告、学术论文、技术发明、对策建议、访谈实录、工作总结等多种形式。服务期满之后,团市(地)委对选派学生进行考核评议,认真了解服务期间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重点考核思想作风、工作实绩和履职尽责情况。对在岗服务时间达标、考核合格的高校学生,由团省委统一制作颁发证书,符合条件的应当计入思政课实践学分、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履历记入学生档案。

六、工作要求

做好统筹协调。团市(地)委作为人才对接方,承担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重点做好基层岗位设置的审核把关、与高校团委的联系对接、经验做法的总结宣传、项目推进的跟踪问效。发起高校团组织作为人才供给方,要把实施项目作为实践育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增长点,从政治素养、学业表现、生活作风等方面对学生严格把关,及时掌握学生参与项目情况。团县(市)区委作为人才接收方,要明确专人负责,重点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提供必要保障。服务单位应利用食堂等为选派人员提供就餐条件或餐费补贴,有条件的服务单位应当提供公共交通补贴等必要保障。各地党委组织部门要指导各部门按政策落实相关待遇,支持符合条件单位申报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调有条件地方提供人才公寓等住宿保障。

加强管理考核。选派人员服务期间,由选派单位和服务单位共同管理,日常管理以服务单位为主。选派人员不转党团员组织关系。选派人员要加强自我管理、廉洁自律,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遵守当地各项规章制度,扎实工作,力戒形式主义。表现突出的高校学生、地方和高校团组织,在推优入党、团内荣誉表彰中予以倾斜。

七、材料报送

请各学院团委即日起积极动员学生报名参加,切实把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过硬的优秀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选拔上来。于5月15日前将学生报名表、报名汇总表、已有校地结对机制汇总表(见附件2、附件3、附件4)发送至邮箱xsh@hrbust.edu.cn。

 如有其他未尽事宜,可与校团委宣传实践科联系,联系人:李晟睿,联系电话:0451-86390062。

附件材料.docx


共青团哈尔滨理工大学委员会

2025年5月8日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邮编:150080 黑 ICP 备 05008706 号
Copyright ©️哈尔滨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您是第1000位访问者